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这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充分表明体制机制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如何更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湖南省政协常委、新葡京网址-新葡京在线
李琳教授接受《人民政协报》采访,就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做好三篇“双轮”驱动的改革文章”的具体路径: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是第一篇文章。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依赖于突破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以突破性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因此,李琳认为,畅通科技创新0-1、1-10、10-100的全链条通道,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堵点与难点,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重要。
这就意味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因地制宜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此,应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聚焦世界前沿技术和优势产业链中的‘卡脖子’技术,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和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科技创新成果源头供给。同时要破解成果转化中‘四大难题’制度壁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通过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精准对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牵引等举措,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匹配,打通‘不能转’堵点;通过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功能,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效能,解决‘不会转’难点;通过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单列管理,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破除‘不敢转’痛点;通过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多元价值,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考核制度,攻克‘不愿转’困点。
“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改造‘双轮’驱动”是第二篇文章。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但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还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都不能“一刀切”,应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原则。
对此,李琳教授表示,各地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议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态政策供给;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改智转”;同时要因地制宜完善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金融支持机制。要准确把握未来产业尚处于萌芽初创期的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创投资本、耐心资本的助力作用,推动未来产业快速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人才引育与用留“双轮”驱动则是第三篇文章。正如李琳教授所说,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无论是颠覆性技术创新还是创新成果转化,都以高素质人才为根本支撑。因此,坚持人才引育与用留“双轮”驱动,在培育造就一大批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同时,创新人才流动共享机制,最大限度激活人才潜能,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李琳提出,一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二要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引进具有前瞻战略思维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三要优化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激活人才潜能与创造力。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就是要强化重质量、重贡献的评价导向,建立健全‘问东家、问专家、问大家’的人才评价机制,畅通企业实用紧缺人才跃升通道。同时聚焦人才服务堵点,延伸人才服务触角,紧盯人才生产及生活多维度需求,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一人一策’优质服务,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来源:人民政协报